周五傍晚天刚擦黑,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了,很多摊主都在街边支起个摊,摆卖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。
苏晚棠拿着一张小木桌和一把小板凳,找了个空当的地方,把电子表一一摆开在桌子上。
为了让电子表显得更加好看一点,她还特意做了些装饰,用纸皮给每个电子表做了个盒子,里面放了一些新鲜的草,最上面才摆放着表。
随着天色不断暗下去,街上的人越来越多,小贩们也开始吆喝起来。
苏晚棠也朝面前走过的客人招揽:“这位姑娘、先生买个表呗,全部十六元,都是进口货,走时准。带着也好看。”
很多人都只是停下来,瞧两眼摆摆手之后就走了。
苏晚棠也不急,坐着继续吆喝着,夜还长着,她就不信卖不出去。
终于,有个看似年龄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,他拿起一块表端详了许久,然后问:“姑娘,你这表防水吗?”
苏晚棠赶紧站起来接话:“防的,日常洗手溅点水没事,泡水里可不行。”
那个男人点点头,拿着表又看了会,苏晚棠继续激情地介绍道:“先生,这块表能看日期,还能发光呢,你瞧。”说着她就按了一下发光的地方,手表一下子就亮起来了。
“是不是很漂亮?”
“确实不错,多少钱?”
“实惠价,十六元一块。”
“来一个吧。”
“好勒。”苏晚棠笑着连表带着盒子递给他,“谢谢先生,祝您生活愉快。”
人走后,苏晚棠数着手里的钱,心里美滋滋的,终于开单了。
因为有了动力,她吆喝得更卖力了。
“走过路过,不要错过,进口的电子表欸,看一看,瞧一瞧。”
正喊着,又一个小伙子拿起块电子表:“这准不准的?会不会走着走着突然变快或者变慢啊?我之前买的那块表是这样的。”
“不会,不会…”苏晚棠又开始热情地介绍起来。
一直快到了凌晨一点,街上的人才渐渐稀少起来,此时苏晚棠的五块表已经全部都卖完了,她收拾好东西,搬着小桌子和椅子开心地回家了。
镇上高中周五下午就放学了,林小柔和林婉提前和苏晚棠说了,放学后就回到了家里。
当苏晚棠到家时,她们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面给她:“苏老师,您出去那么久饿了吧,快吃点东西填填肚子。”
苏晚棠满心欢喜地捏捏她们的脸:“哎呀,有你们真好。”
吃完面后,苏晚棠对她们说:“明天呢,我要回趟村里,看看山上有没有山珍野味可以采摘,你们两个好好在家里写作业,午饭自己搞定哈。”
说着,她拿出十块钱递给她们。
两姐妹对视一眼,没接,她们对苏晚棠说:“老师,我们也和你一起上山捡山珍。”
苏晚棠皱眉:“你们现在是学生,学习为重,这些事情老师去做就好了。”
谁知,两姐妹对着她撒起娇来:“老师,我们已经做完作业了,就让我们和你去嘛。”
“是啊,多个人多份力量呀,况且我们以前也去摘过,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的。”
两姐妹拉着她的手轻轻摇着,还睁着两双大大的眼睛看着她,弄得她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来了。
她叹了口气,点了点她们的额头:“你们啊,真拿你们没办法,明天上山,切记要小心,那些陡坡边的不要去捡,知道吗?”
听到苏晚棠松口后,她们俩对视一眼,扑进她的怀里:“知道啦,苏老师最好了。”
苏晚棠此刻终于知道现代的人为什么都说女儿就是小棉袄了,这么乖巧可爱的两姐妹谁顶得住呀!
“以后回家就叫我苏姐姐,叫老师多见外啊。”
“好的,苏姐姐。”两人又脆生生地喊道。
第二天一早,三人全副武装,坐着拖拉机进村了,去之前,她们还带了几个馒头和水,防止在山上的时候肚子饿了。
自从村里和谢昭他们饭店合作之后,就经常有村民上山采摘山珍野味,这不,她们三个刚上山,就碰到一些婶子和叔子。
“晚棠回来啦。”一个认识她的婶子热情地和她打招呼。
“是啊,婶子,回来采点东西,赚点零用。”
“挺好的,欸,你身后那两个小姑娘是谁啊?”婶子抬头看到林婉她们之后,问道。
“那是我两个妹妹。”
“哦,那行,那你们慢慢采,我去那片地方看看。”
“行,婶子慢走哈。”
由于林小柔和林婉两人从小在山里长大,对这些植物熟悉得很,不一会,麻袋里就装了许多菌子和松菇。
三人都在努力地干着活,很快,就到了中午,太阳正当头,虽然山里的树能遮挡一半的太阳,可还是很热。
苏晚棠招呼两姐妹先停下手上的动作,找了个平坦一点的地方,坐下来喝点水吃东西了。
苏晚棠见她们的麻袋也差不多满了,就说:“再摘一会就下山吧,也差不多了。”
她们点点头。
一个钟后,三人扛着几大麻袋下山了,去了支书家。
赵支书见到她们还有些意外,看到她们满头大汗的样子,赶紧让她们进来坐,还倒了几杯水给她们。
苏晚棠缓了一会后,对支书说:“支书伯伯,饭店收货的人啥时候来,我们采摘了些山珍,想和大伙的一起,提供给他们。”
“可能后天,他们时间不一定,但是前后最多也差一天而已。”
赵支书看着那三麻袋新鲜的山珍,有些疑惑地问:“怎么突然间回来采那么多山珍?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?”
苏晚棠干笑一声:“最近有些缺钱。”
“怎么了,要不要我帮忙?”
“不用啦,支书伯伯。”苏晚棠想到离下个月一号还有五天,就和赵支书说:“支书伯伯,我过几天再回来,先走了。”
赵支书想挽留她们:“难得回来一趟,吃个饭再走啊。”
他是真喜欢苏晚棠这姑娘,有智慧又有胆量,还帮了他不少忙,同时也心疼她,摊上个这样的母亲,年纪轻轻的,一个人就去镇上打拼,不知道遇到多少麻烦呢,问她也不说。
“不用了,支书伯伯,下次回来给您带礼物。”
“带啥礼物啊,平安回来就好。”
苏晚棠她们起身准备走了,赵支书还想拿些菜给她们,“晚棠,等会,拿点菜回去…”
等赵支书从厨房出来,却发现她们都走远了,他拿着菜在门口观望着她们的背影,最后叹了口气回屋去了。